對無水乙醇,DMSO和10 g/L NaOH溶解的姜黃素進行200~800 nm全波長掃描,取吸光度(A)值最大時所對應的照射光的波長為其最大吸收波長。測得3種溶劑溶解的姜黃素最大吸收波長分別為425、435和470 nm。上海光譜紫外分光光度計不同pH條件下最大吸收波長變化。
將姜黃素溶于少量乙醇中,通過NaOH溶液和鹽酸溶液調(diào)節(jié)體系pH值,測得不同pH條件下最大吸收波長變化。當溶液處于酸性時波峰趨于穩(wěn)定,隨著溶液變成堿性并增強,最大吸收波長從425nm迅速升高,當pH>12時最大吸收波長逐漸趨于平穩(wěn)并保持在470 nm處??赡苁钱旙w系處于酸性或中性條件下姜黃素兩個酮基處于穩(wěn)定狀態(tài),隨著堿性的增強酮基變得不穩(wěn)定并逐漸向烯醇式結構過渡,當pH達到一定程度時酮基完全變?yōu)橄┐际?/span>結構,上海光譜紫外分光光度計最大吸收波長偏移直至維持在固定值。可見酮基是產(chǎn)生最大吸收波長的主要結構,烯醇式結構的改變使得最大吸收波長發(fā)生偏移,同時也促進姜黃素水溶性增加。其中DMSO由于偏堿性,導致波峰處于435nm處。不同溶劑中的標準曲線取等量姜黃素分別用無水乙醇、DMSO和10 g/L NaOH溶解,再分別取相同量進行梯度稀釋,測量其A 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