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是根據(jù)物質分子對波長在200~760nm范圍內的電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來的一種定性、定量和結構分析方法。由于它具有靈敏度高、選擇性好、適用濃度范圍廣、準確度高、操作簡便、 快速、安全等特點。從這項技術誕生至今,廣大的科技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對它的研究。近幾年來,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技術取得了巨大的發(fā)展。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作詳細綜述。
新型的分光光度法:固相分光光度法是一種簡單、快速、集富集與測定于一體的新型痕量分析方法。它主要包括樹脂相吸光光度法、凝膠相吸光光度法和泡沫塑料相吸光光度法等。近幾年來, 還有一些新型的固相載體出現(xiàn),如萘、石蠟和聚氯乙烯(PVC)膜等。根據(jù)測量方式不同,固相光度法可分為透射法與反射法。透射法要求固相吸附劑有較好的透明度,而且比色皿必須很薄,因此給測定帶來了一定的限制和不便。反射法大大改進了進樣方式,可以廣泛地選用各種固相載體和吸附劑,但固相反射法需要專門的儀器或具有積分球裝置的分光光度計。以鄰苯二酚紫為顯色劑的固相分光光度法測定痕量錫的方法,在 pH2.5下直接在樹脂 相于最大吸收波長570nm處測量,錫的質量濃度在150μg·L-1以內符合比耳定律,表觀摩爾吸光率為7.2×10-6L·mol-1·cm-1, 該方法可應用于食品中痕量錫的測定。
催化動力學分光光度法是在普通分光光度法的基礎上發(fā)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分光光度法,這是一種以測定催化反應速率為基礎的定量分析方法。許多化學反應在微量催化劑的作用下,可大大加快反應速率, 而反應速率在一定范圍內與催化劑的用量有一定的比例關系,因此,根據(jù)反應速率可以測定催化劑的量。催化動力學光度法的靈敏度與普通分光光度法相比有很大的提 高,但該方法的選擇性較差。